1、什么是“互聯網+電氣智能維保”?
隨著城市電網的供電區域不斷擴大,線路供電負荷迅速增長。城市原有10kV配電線路中間的聯絡和分段不斷增多,線路結構越來越復雜,平時負荷比較重載的線路達到用電高峰時,開關均會自動跳閘。供電部門往往要求用電量大的用戶要配備專職的運行值班人員,用戶配備的電房值班人員即要十分清楚本單位配電網的實際運行方式,同時還要配合電網公司熟悉外接電網的結構,否則會在開關跳閘后增加線路停電時間。
用戶側變電站屬于低壓用電范圍,一般由權屬單位自己管理,傳統管理辦法是依靠電工24小時值守,用人工來盯守巡視,發現異常情況會通知運維人員檢修,這種方法效率低投入值守成本不少、安全性能不高。變電站智能管理項目通過應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可實現變電站無人值守和智能運維,這樣既能降低管理費用支出,又能提高變電站運行的安全。
通過互聯網遠程監控平臺,對分布在用戶的配電房的電氣設備進行24小時的實時監測,采集電氣設備的運行信息評估,判斷其設備是否處于正常狀態,對發現的異常狀態及時作出報警提示,方便運維人員及時處理。提供信息和基礎數據,提前預知了故
利用互聯網和云服務對遠程電氣開關設備維護進行連接測試。線上監控是利用信息化技術,通過互聯網應用把開關電氣設備上運行信號集中收集,傳回到控制室進行后臺監控。能夠及時發現運行隱患,及時把各種狀態通知給設備維護人員,及時處理故障。
2、電氣維保人員配備
電氣設備運維按照標準的操作規程進行,分為三個層次,日常值班人員、維護保養人員、檢修施工人員。每一類操作人員有著明確的分工協作關系,就是根據電氣設備的技術特性,保障人身、設備安全進行的分級管理措施。
3、維保人員職責
日常值班人員職責:
(1)開機前的準備工作及檢查確認;(2)開機操作順序;(3)運轉中的注意事項及巡視要求;(4)異常狀態的緊急處置規定;(5)停機操作順序;(6)運行記錄要求;(7)交接班規定;(8)操作使用設備時應注意的危險源點、安全事項或應執行的安全規定。
維護保養人員職責:設備維護保養規程內容要在安監員的督導下進行。(1)運行中設備的保養、監護;(2)停機狀態的設備維護;(3)設備文明衛生標準;(4)潤滑“五定”要求;(5)巡檢路線、部位、方法、內容、手段、工具、標準及點檢信息反饋、點檢記錄要求;(6)定期測試、調整、安檢規定;(7)設備缺陷、隱患、故障處理規定;(8)維護保養記錄要求。
檢修施工人員職責;施工單位人員及資質審查,檢修預案審批落實,停電周期告知。(1)檢修周期間隔備案記錄;(2)檢修人員責任方案確定;(3)檢修計劃落實內容;(4)檢修順序流程;(5)零配件更換及檢修工藝要求;(6)質量驗收技術標準;(7)試車驗收;(8)檢修記錄備案上報。
4、智能維保優勢
電氣設備運維的特殊性使電力用戶運維費用長期的居高不下,隨著電力市場的逐步開放,獨立封閉的運維體制正在面臨著劇烈沖擊,更加開放、靈活和資源優化的社會化維修協作生態,互聯網化的維修保障服務體系轉型趨勢明顯變化。如何能夠把有限維修資源(包括維修人才、維修技術和先進維修裝備裝置工器具等)在更大范圍實行共享,有效降低費用支出,提高運維質量和效率,業內都在探討新的發展路線。
線上監控的核心技術是把高壓開關設備和變壓器一些電力電氣元件,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及現代通信技術應用于用戶高低壓配電室遠程維保業務中,提升代維護的服務質量、提高設備運行效率。
具體操作方案是通過建立智能化配電遠程監控平臺,把配電室信息、信號、及運行數據通過通信設備遠傳至中心監控室,中心監控室則對服務網絡內的配電室實行遠程、集中監控,可保障配電室即便是在無人監控的狀態下也能夠處于安全狀態中,另外對于故障、檢修等問題處理,平臺可提供24小時設備運行報警服務。
5、互聯網+智能運維市場規模
任何一個大中型城市都會有超過2萬個10KV的用戶側變電站,這些變電站主要是居民小區、社會公共事業單位、學校、醫院、企業廠礦、大型商場、商務樓宇在使用。按照一個變電房五萬元技術改裝費計算,初步估算就是超過萬億的市場規模。